蘄艾和艾草的區(qū)別
1、藥用價值:蘄艾具有溫經(jīng)止血、散寒止l痛的功效,常用于治l療月經(jīng)l不調(diào)、痛l經(jīng)等婦科l疾病。而艾草則更偏向于祛濕散寒、溫通經(jīng)絡,對于關節(jié)l炎、風l濕病等疾病有著顯著的療l效。
2、外形不同:蘄艾植株高大,高150~250厘米,香氣濃烈。艾草略粗長,直徑達1.5厘米,側(cè)根多。
3、味道與香氣蘄艾:味道醇厚芳香,具有特殊的香味。艾草:味道則相對清新。
蘄艾排l毒的方法
艾灸是蘄艾排l毒的主要方法之一。通過點燃蘄艾制成的艾l條或艾l柱,對準身體的特定穴位進行溫熨,利用艾熱刺激穴位,使熱力和藥性通過經(jīng)絡腧穴得到傳導,在體內(nèi)循環(huán)運行,透達五臟六腑,從而排出深層毒l素。艾灸過程中,身體會出汗,這是排出濕毒的一種方式。同時,艾灸還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,加速毒l素的排出。
泡腳療法:使用蘄艾泡腳也是一種有效的排l毒方法。將適量蘄艾放入沸水中煮制,待水溫降至適宜溫度后泡腳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緩解了疲勞,同時幫助身體排出毒l素和濕氣。
飲用蘄艾茶:將蘄艾制成茶飲,適量飲用也能起到排l毒的作用。蘄艾茶具有溫經(jīng)散寒、活l血化l瘀的功效,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濕氣和毒l素。
間接灸又稱隔物灸、間隔灸,是利用其他物品將艾炷與皮膚隔開施灸的一種方法。間接灸法可避免灸傷皮膚而致化膿,且火力溫和,患者易于接受,臨床上較直接灸更為常用。
隔鹽灸
隔鹽灸是用鹽作隔墊物而施灸的一種方法。此法只用于臍窩,他處禁用,故又稱神闕灸。食l鹽咸寒,入胃、大小l腸經(jīng),有涌吐、清火、涼血、解l毒之功。此法有回陽、救逆、固脫之用,適用于急性腹l痛、吐瀉、痢疾、四肢厥冷、淋l病、脫證。
隔附子灸
是用附子作間隔物施灸的一種方法。附子辛熱有毒,可回陽救逆,補火助陽,散寒止l痛。附子與艾火并用,適宜治l療各種陽虛病癥。